2020考研教育学冲刺复习:中外教育史第一章(2)
时间:2019-12-02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2020考研进入最后冲刺的阶段,留给大家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多,但只要抓住重点,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就能最大化提高备考效率,文都网校考研小编在此整理了2020考研教育学冲刺复习重点:教育学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 中国古代教育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一)齐国的稷下学宫
1、稷下学宫的性质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从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它是官学,因为它是齐国官方出资举办的,并以“招纳贤”为目的。同时,稷下学宫的教学与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又体现了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创办稷下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它是以学术活动为主要任务的高级,主要研究政治、社会问题多。
2、稷下学宫的特点
(1)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各家各派学术地位平等,不因统治者的喜好而加以扬抑。自由还体现在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生也自由择师,且学无常师。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大表现,学术辩带来稷下学宫的吸交、交融和分化、嬉变,促进了学术繁荣。
(2)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言论“是很高的政治待遇,齐王不仅在精神上尊重教师,给予教师的物质待遇也很优厚。
(3)不治而言论。即不担住具体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言论。学者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体现出君主给学者极高的政治待遇。
(4)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
3、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稷下学宫是各派思想的聚集地,各地学者云集于此,争鸣于此,极大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2)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当时的学者能在学术和政治领域内纵横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整体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于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4)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是成功的,齐国办稷下学宫是为了争霸,然而争霸成功的恰恰是对学术思想持否定态度的秦国,这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一是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奠定了儒家教学内容的基础;二是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他创办的私学在春秋时期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学校。
2、“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
3、“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4、“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5、教学内容
以“六艺”为教学科目。
6、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的因材施教建立在他对学生个性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了解学生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与学生谈话和个别观察。即孔子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孔子认为不论是培养人的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应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学”和一味地“思”,都存在片面性。在学与思的关系中,学是基础,思有助于深入认识,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孔子还强调学习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不是目的,行才是终 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
7、道德教育
(1)道德教育内容。“仁“和“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道德修养的方法。
①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夫不可夺志也。”志向的确立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努力。孔子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不要因为外来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
②克己。孔子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已的关系时应着重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平礼、仁的规范。观察一个人遇事如何对人对己,就可以判断他的道德是否高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对人应采取平等的态度,给人以高度尊重,及相互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③力行。“力行近平仁”,孔子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他提倡“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④中庸。孔子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过犹不及”强调的是做得过分或不及的情况都不好,最好是做得恰到好处。
⑤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强调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见人有好品德,就应向他看齐并虚心学习:见到人有不良的品德,则要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
⑥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之后,能正视错误并改正,会受到大家的尊敬。
8、论教师
(1)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自称好学,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2)诲人不倦。主张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孔子的海人不倦不仅表现在毕生从事教育,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海乎?”海人不倦是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3)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即古”,是指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新”即“今”,是指现视其在的社会现实问题。师者,肩负着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重要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
(4)以身作则。孔子多次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并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的重要原则。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爱护学生。孔子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提倡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仅爱护学生,更要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
(6)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
9、历史影响
(1)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引发百家争鸣。
(3)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促进了文化下移。
(4)提倡“学而优则仕”,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从政君子。
(5)整理“六艺”,有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法、内容,利于保存文化,促进教育发展。
(6)重视道德教育。
(7)提出自己独到的教师观
(8)整理古籍,编纂“六经”作为教材。
孔子创立的儒家及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需要辩证理性地看待。
(三)孟轲的教育思想
1、“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
2、“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孟子的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3、“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孟子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绘是: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是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远远高于物质财富,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的学习和钻研,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难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2)“盈科而进”。“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科”指水道中的洼地,水流行进时要先注满地,然后才能继续前进。学习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孟子还用“苗助长”来说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3)“教亦多术”。孟子强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教法。“君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意为对学生,有的要及时点化,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以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则可以间接受教。
(4)“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在孟子看来,人们学习成效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而不是其天资的高低。
(四)荀况的教育思想
1、“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1)“性伪之分”。荀子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人的本性是恶的,因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后天习得者叫“伪”,“伪”泛指一切通过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2)“性伪之合”。“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是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与统一的。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仁义礼法有可能被认识,任何人都可以习得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性伪之合”表现了在人性与教育问题认识中的平等观念,他说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禹舜”异曲同工。
(3)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性恶论是荀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
荀子认为教育之所以能化性起伪,有以下原因:第一,人的贵贱、智愚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第二,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但人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第三,学习与教育是人素质高低和命运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第四,个人也要努力去积累知识。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三者协调有序,人才的造就才成为可能。
荀子也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国富民强。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在先秦诸子中较为全面,更富理论化。
2、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荀子认为,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需要德才兼备、行并重,德即人格独立,忠于君主,办事公正,不追求物质的满足;才指运用礼法,自如地治理国家。
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俗儒这类人徒有儒者外表,对古经能背诵,却全然不知其用,趋炎附势,格低下;雅儒虽也显得笨拙,但能承认无知,显得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薄,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地应对新事物、新问题,自如地治理好国家。
荀子以“大儒”为培养目标,首先体现了“贤贤”的育才、选才标准,主张靠人的才德争得社会地位;其次,要求人才精于道而不是精于物,道指礼义。这种人才内涵的确定虽非荀子首创,但却是他首先作为培养目标加以阐述的。荀子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的进一步结合。
3、以儒经为教学内容
荀子的教育内容,仍然是以儒家的传统教材为主要部分,以“五经”(《诗》《书》《礼》《乐》《春秋》)为教育内容,但却以《礼》为重点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礼”也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重视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4、“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①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感官和闻见又是有缺陷的。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并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在闻、见的基础上学习,必须向“尽其理”阶段发展,这就是“知之”。
②知:这一思维的学习阶段的意义在于----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地应对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不偏执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的比较、分析、综合,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第二“虚壹而静”。“虚”不以已接受的旧知识(旧观点)妨碍新知识(新观点)的学习:“壹”:当多个学习对象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专注于其中之一当不同的观点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择善而从,或将他们统一起来;“静”:排除各种杂念和胡思乱想,使精神专注于学习对象。
③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荀子的行不仅指对书本知识的验证,也指人的社会实践,如个人的品德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
5、论教师
荀子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施教实现的,教师是礼仪的化身,他们提纲挈领地掌握着仁义的准则、先王的规矩,因此教师的教导是使礼义转化为每个人品质的捷径。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可见,荀子把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作为一条规律总结出来,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
在师生关系上,荀子在强调尊师的同时,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主张“师云亦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荀子认为,为师之道在于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
(五)墨翟与墨家的教育思想
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墨家和儒家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但存有差异。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墨家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关注下层人民的利益。
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1)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坚信教育对建立理想社会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实现社会的完善。
(2)教育的个人作用。墨子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和教育人品性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下什么样的染缸,就成什么颜色的丝,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墨子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较孔子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方面显得进步了。
3、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墨子认为,要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就必须培养“兼士”或“贤士”。兼士或贤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平道术”,即道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为了兼士有能力投身社会实践,为天下兴利除害: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兼士能够发挥自己雄辩的才能“上说下教”,向社会推行”兼爱”的主张;道德的要求最为重要,使兼土懂得“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1)政治和道德教育。即“十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
(2)科学技术教育。主要包括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涉及机械制造数学、声学、光学、力学、心理学等领域。这是墨家教育内容中最具特色的方面。
(3)文史教育。基于论辩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墨家比较重视文史方面的内容。墨子本人对儒学和诸侯国的历史都有相当的研究。
(4)思维能力的教育。这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经验、形式逻辑的教育。“辩乎言谈”是墨家教育的要求之一,还提出了“察类明故”的思维和论辩法。墨子认为,判断言谈是否正确有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第一表的内容是历史的经验和知识;第二表的内容是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识;第三表的内容是在社会实践中检查思想与言论正确与否。“三表法”体现了尊重实践、尊重民众意愿的进步性。
5、主动、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1)主动。墨子认为,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虽不扣必鸣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如果对人们持“不扣则不鸣”的态度,就将听任无知、错误甚至犯罪泛滥。兼的职责就是主动、积极地“上说下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
(2)创造。墨子批评儒家的“述而不作”,主张既要继承古代的文化,又应该创造出新的文化,即“述而作”。这既反映了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表现了他的学习与教育方法重创造。
(3)实践。墨子提出“合其志功而观焉”。“志”即动机,功即效果,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讲效果即讲实践。除了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践之外,墨家的实践还有生产、军事和科技的实践等。
(4)量力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的人。“量力“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就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二是就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其力而教,即“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六)道家的教育思想
1、“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在老庄看来,“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教育应该顺其自然。
道家认为,教育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因此,教育应该让人们忘掉一切知识,即“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最好的教育就是彻底地取消教育,即“绝学无忧”。
2、“逍遥”的人格理想
道家主张“绝圣去智”,用“不言之教”培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人格,即“上士”或“隐君子”。这是一种“无功”“无名”、物我两忘的逍遥人格,崇尚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解脱。
3、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道家积极推崇怀疑的学习方法。道家认为,学习固然须从书本和已有知识、法则入手,但最终还是要对已有的书本知识本身提出疑问,甚至对事物的根本提出疑问。道家非常讲究辩证法,提倡“贵师”“道观”“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学原则。
(七)法家的教育思想
1、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法家一向主张“禁诗书”,强调教育内容“以法为教”。法家认为,养土之风以及学术自由是极大的错误各家学派的存在使社会的思想混乱,影响社会安定。到了韩非时期,发展到了极 限,下令废除私学,推行法令,国家要统一思想,使法家思想定于一尊。商鞅、韩非等猛烈抨击“诗书礼乐”,坚决反对“诗书礼乐”作为教育内容。以法为教是法家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概括,它要求对社会实行普遍的法制教育,使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思想、文教等法令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2、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法家认为,私学的存在只会导致思想的纷乱,不利于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为了统一天下,必须要求思想的统一和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禁止私学之后,法家主张选择知法的官吏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官吏负责对全体人民进行法制教育,韩非把这种制度表述为“以吏为师”。
禁止私学之后,法家主张选择知法的官吏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官吏负责对全体人民进行法制教育,韩非把这种制度表述为“以吏为师”。
(八)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1、《大学》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篇章,其中心思想是提出并论证了大学教育的“三纲领”“八条目”。
2、《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篇,故称“教育学的雏形。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养几大部分。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在论述教育的社会作用时,《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为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托古改制的方法提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学年上,《学记》将大学教育定为二段、五级、九年。第一三、五、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学年毕为第二段,合格后,谓之“大成”。
(3)教育教学原则。
①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发然后禁,则扦而不胜”。这条原则强调防患于未然。
②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即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
③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节”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教师的教学要符合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结构,这就叫“孙”。
④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学习过程中相互切磋研究,共同提高。
⑤长善救失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应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倾向,发扬积极方面,克服其消极方面。
⑥启发诱导原则。在《学记》中,发诱导被称为“喻”,包括三个方面: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引导而不是牵着,鼓励而不压制,启发而不是直接告诉。
⑦藏息相辅原则“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藏”,即正课;所谓“息”,即课余。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劳逸结合。
⑧教学相长原则。“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这一方的以数为学,后引申为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相促进。
(4)《学记》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学记》是教育史上最早较为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以上文都网校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20考研教育学冲刺复习重点:中外教育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考研动态、资讯尽在文都网校考研频道!有问题找文都☞☞☞详情咨询入口 >>>
- 2020考研教育学
- 2020考研教育学冲
- 责任编辑:c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