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教育学冲刺复习重点:教育学原理第四章
时间:2019-11-14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2020考研进入最后冲刺的阶段,留给大家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多,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将复习效果最大化呢?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抓住重点,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就能最大化提高备考效率。文都网校考研频道小编在此整理了2020考研教育学冲刺复习重点:教育学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要考点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的顺序性
2、发展的阶段性
3、发展的差异性
4、发展的不平衡性
5、发展的整体性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三,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第四,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理潜能。如果没有这些生理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它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制约着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让4岁的儿童学立体几何,是难于成功的。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不仅表现在体态和感觉器官的功能上,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刚出生的婴儿,有的喜静,容易入睡;有的喜动,大哭大喊。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大可能把他培养成画家;生来智力超常的孩子,比较容易培养成才。因此,我们应当注重优生优育。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实践证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映能力提高。如酿酒师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随着环境、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而有所变化,这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人的身心发展。历史上的"天才论"、"先天决定论"、血统论",都强调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夸大了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如,"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高尔顿)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入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还有赖于后天的环境影响。没有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生物人是不可能获得人的社会发展而成为社会人的。其实,环境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只是提供了个体发展的一种可能的资源,这种资源对人的发展会起什么影响,取决于人对待环境的态度。
2、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既取决于环境自身也取决于个体的意识发展水平
环境在性质上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在范围上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别,在实施载体上则包括家庭环作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不同的环境影响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也体现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体发展的早期,自然环境、小环境、家庭环境影响较大进入青年期后,社会大环境、学校环境影响增强。随着个体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增强,个体逐渐从消极地适应环境到积极地改变环境。
3、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环境只有为主体主动选择、吸收后,才可能对个体发生影响。这一影响要想变成现实,取决于人对待环境的态度,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能够战胜不利的环境,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相反,则会错失良机,失去发展的可能。所以,我们既要看到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限制,更要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尽管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这些观点,把人看成环境的消极、被动的产物片面夸大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如:"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华生)
(三)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活动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2、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人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人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因此个体的活动、个体的社会实践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
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表现为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的基础上能到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建构。学生的发展和受教育过程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换为他自己的财富的过程,而这要求学生必须自觉能动地参与才有效。
(3)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
个体的能动活动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实际上就是谋划自己人生的活动,它把个体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意识中联结起来,使自我的"过去"与"未来",在"现在"的自我奋斗的活动中,汇合成推动个人积极向上的自觉能动性。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
1、个体的个性化
个性是个体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自由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个性的过程。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具有促进个体的个性化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个体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以及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个体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的过程。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除了表现为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功能之外,还表现为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以及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无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家庭的、社会的或是学校的,都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以育人为本。学校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引导年轻一代通过掌握知识获得的身心发展,促进他们社会化、专门化、个性化,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从而积极地促进社会发展。
(2)学校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学校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弥漫着文化知识的气息,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文化知识蕴含着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和实践价值,共同建构了学生个性素质的整体。因此,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热爱知识、探究真知、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获得发展。
(3)学校教育加速人的现代化
在决定一个人的现代性水平方面,教育是一个首要的因素;教育对个人的现代性有着直接的和独立的贡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因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读、写、算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学到了与未来有关的态度、价值和思维为方式。
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大家持续 更新考研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学们可以关注文都考研,这里有你 需要的资料,点击【kaoyan.wenduedu.com】风里、雨里,文都陪伴着你!有问题找文都☞☞☞详情咨询入口 >>>
课程推荐:
主推课程 | |
2020考研主推产品 | |
一对一私教 | 2020考研强化冲刺 |
2021考研主推产品 | |
2021考研标准成功卡 | 2021考研VIP特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