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之意识和注意
时间:2017-08-21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考研中的重点内容,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在考研备考初期的时间把基础打牢,下面是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普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2018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好好学习哦!
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种类
3.意识的功能
4.睡眠与梦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脑电波: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身体状态: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很容易惊醒
持续时间:10分钟。
第二阶段:脑电波: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和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身体状态:较难被唤醒
持续时间: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脑电波变慢,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身体状态:更难唤醒
持续时间:40分钟。
第四阶段:脑电波:出现更大、更慢的△波
身体状态: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更大更慢的纯△波,睡眠者很难被唤醒。
持续状态:越来越短
快速眼动睡眠(REM):脑电波: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身体状态: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持续时间:第一次出现1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越来越长。
总之,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外加一个快速眼动阶段。每个周期一直持续90分钟,每晚会重复几次。深度睡眠的时间在前半夜多于后半夜。大多数的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而最后一次则长达1小时。
睡眠的功能理论:
Ⅰ 功能恢复理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
减少睡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这种发现没有支持以上理论。
Ⅱ 生态理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要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Ⅲ 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本能的反映。
Ⅳ 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这些活动是为了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
Ⅴ 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定义: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3.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由新异刺激引起,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也不会发生了。它是最初级的生理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
边缘系统:被称为注意神经元
大脑皮层的功能:主要通过大脑额叶对信息进行选择功能实现的。
2.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们在集中注意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有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其外部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适应性动作。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的变化。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数量)
2.注意稳定性(时间)
3.注意分配(几种项目)
4.注意转移(灵活性)
5、注意的紧张性(强度)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后期选择理论
提出者:多伊奇
主要观点: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多阶段选择理论:提出者:约翰斯顿
主要观点: 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
提出者:布罗德本特
主要观点: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 , 1958)于1958年提出的一个教早的注意理论模型。他做了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如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个数字,(如左耳:6 3 7,右耳:8 4 1 )速度是每秒钟2个数字,然后让其再现。发现被试用两种方式再现:(1)以左右耳分别再现,如6 3 7,8 4 1 ;(2)按双耳同时接受信息的顺序成对再现,如6 8;3 4;7 1(也可能是其他配对)。前一方式的正确率是65%,后一方式的正确率是20%。如果不事先要求,多数被试采用第一种方式。由此,布罗德本特提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会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则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存储。这一理论有时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Cherry(1953)应用追随耳实验支持了该理论。
(2)衰减理论
提出者:特瑞斯曼
主要观点:(现象:研究发现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能得到加工)→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域限是不同的。
过滤器与衰减理论的共同之处:①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②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
(鸡尾酒会现象):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3)认知资源理论:
提出者:卡尼曼
主要观点:注意可以看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随刺激的复杂度占用相应的资源。当资源完全被占时,新刺激不能得到加工。
(4)双加工理论:
提出者:谢夫林
主要观点:在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的理论基础上,谢夫林等人(Shifrin et al ,1977)进一步提出了注意的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在两个同时进行的作业中,至少有一个作业包含自动化加工,两个作业才能顺利进行。但是,两个控制性加工的作业则难以顺利进行,因为两者都需要应用认知资源。这也是注意分配的条件。
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大家持续更新考研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学们可以关注文都考研,这里有你需要的资料,这里更有考研心理学课程,点击【kaoyan.wenduedu.com】风里、雨里,文都陪伴着你!同学们抓紧时间吧,2018考研,文都一路相随!
资讯推荐:
课程推荐:
2018/2019考研 |
|
特训班系列 |
成功卡系列 |
文都直播 |
|
- 2018考研 心理学
- 责任编辑: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