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考研:古代汉语知识要点(52)
时间:2013-10-31 来源:文都教育 浏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考察大家对于汉语基础和语言学的掌握,需要考生熟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语音和概况等等,汉语知识是博大精深的,需要考生认真投注。下面 文都教育老师和大家分享有关古代汉语的复习要点,希望帮助考生更好地规划备考,争取做好汉硕的考前准备,详情请看:
三、古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及其用法
在讲到“也”“矣”“焉”的时候我们讲过,古代汉语的句末语气词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分为三类,两类是指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作为疑问语气词,古今差异很大,现代汉语主要是“吗”“呢”“吧”,而古代汉语是“乎”“欤”“耶”“哉”。“欤”“耶”原只作“与”“邪”,“与”“欤”、“邪”与“耶”是古今字。“欤”“耶”意义相近。
疑问句类型 古代汉语所用词 现代汉语所用词
是非句 乎(纯粹疑问) 吗
欤耶(要求证实)
特指句 乎 欤 耶 呢
选择句 乎 欤 耶 呢
反问句 乎 哉 欤 耶 吗 呢
猜测句 乎 欤 耶 吧
(一)用在非句中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2)乐正夔一足,信乎?《察传》
(3)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4)子非王闾大夫欤?《史记屈原列传》
(5)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庄子秋水》
(6)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询《六国论》
前二例是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发问,故用“乎”,后四例是大约已经知道这么一件事,但还敢确定,要求证实,故用“与、欤”“邪、耶”,二者不能互换。
(二)用在特指句中
(1)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史记陈丞相世家》
(2)孰谓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3)虎兕出于柙,龟王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4)问君为谁欲?田父有好怀。陶潜《饮洒诗》
(5)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史记季布列传》
(6)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前二全是纯粹的疑问,后四例并不是纯粹的疑问,二者,一般不能代换。
(三)用于选择句中
(1)滕,小国也,问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2)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庄辛说楚 王》
(3)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4)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欲?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耐我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6)知(智)不足耶?意知而力不能行耶?《庄子盗跖》
前二例是纯粹的疑问句。
(四)用于反问句
(1)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4)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谏假道》
(5)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滕公上》
(6)子非三闾大夫欤?《史记屈原列传》
(7)赵五届以一壁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鲁仲连义帝秦》
(五)用于猜测句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
(2)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
(3)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4)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5)得非诸侯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
(6)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谓邪!《史记·滑稽列传》
(7)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其……乎(欤、耶)”疑问的色彩浓一些,“其……也(矣)”则肯定的色彩浓一些。
(8)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官之奇谏假道》
(9)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这里讲一下句末的“诸”。
“诸”在古代汉语中很多时候是“之乎”的合音,它可以用在句中,也可以用在句末。
作为“之乎”的合音,处在句中时“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如:
(1)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昭王之不复,君其向诸水滨。《齐桓公伐楚》
例(1)的“诸”和例(2)的“诸”都是引进行为的处所。处于句末的“诸”不同,作为“之乎”的合音词,“乎”是疑问语气词。如:
(3)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之行之。”《论语·先进》
(4)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文王之囿》
(5)“不识有诸?”曰:“有之。”《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梁惠王上
上面三例,都是前问后答,问时句末用“诸”即“之乎”,答时不用诸(不能用)只用“之”,“诸”作为疑问语气词的作用非常明显。
上面是一部分古代汉语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照参考书目,不断的完善知识结构,补充知识内容,争取熟练掌握这一门知识,预祝大家 2014专业硕士考研成功,加油!
了解更多 汉硕备考信息
- 汉硕考研 古代汉语
- 责任编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