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6)

时间:2013-07-15 来源:文都教育 浏览: 分享:

      备考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们只有平时多积累,多练习,才能积少成多,量变导致质变。 文都教育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些汉硕的备考资料,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复习备考。下面我们来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6)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理论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语言学从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给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的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给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等各个教学活动环节。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如对比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都有重大影响。

      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P67)

      Ø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符号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集合体。

      Ø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语言符号一经社会“约定”,就有强制性,社会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变更。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由作为备用单位,用来构成符号形式的音位和作为使用单位的音译结合的符号——语素及符号序列——词、句子等层次构成,这就形成了语言大系统下面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分支系统。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语言系统依照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来组织和运作。

      Ø 启示:A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掌握音义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B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分支系统。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

      C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

      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P67)

      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的言语的区分,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Ø 启示:注意言语和语言、言语层次的教学与语言层次的教学的统一。

      A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

      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

      B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注重系统的语音、

      词汇、语法教学。

      3、语言有生成性

      Ø 语言有极大的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

      由音位到语素到词到句子,层级递增。

      Ø 启示:A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的能力。

      B教学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则。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活动进行表达和理解。表达往往采用读和写,理解往往采用听和读的方式。

      Ø 启示:A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B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技能课的特点。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交际能力。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Ø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技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

      Ø 人类的主要思维活动——概念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进行。思维过程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思维结果必须通过语言来固定、完善并保存、传播。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必须在语言中反映出来;语言的结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维的方式和习惯。

      Ø 不同民族的思维能力一样,只是思维方式既有共同一面也有相异一面。共同之处使得可以相互理解;差异处会在交际中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应验包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Ø 启示:A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学中通过各种渠道介绍汉民族的思维方式。

      B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堂中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学生用汉语进行理解和表达。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Ø 世界上语言有5000多重,各种语言间有一定的“普遍特征”,但是不存在全人类共同使用的语言。

      Ø 语言大体上是按民族来分划分的,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形成了语言不同的特点。语言离不开民族或社团的文化。

      Ø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并反应文化,成为文化的载体。理解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所反映的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负载该文化的语言。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必须遵守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规约和社会习惯。

      Ø 启示: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的因素。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Ø 启示:A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B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C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性质,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指导教学。

      二 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19世纪以前语言学附属于哲学、语文学等学科。未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初历史语言学兴起,把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语言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现了四个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语言学。

      1、历史比较语言学(P72)

      Ø 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心在德国。

      Ø 该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Ø 主要研究印欧语系各种语言在不同时期结构上的相同点,寻扎其相同的来源。最初是英国学者琼斯(W.Jones)与1786年提出,印度的梵语与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等有共同的来源。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序幕。

      Ø 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为: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R.Rssk)、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J.Grimm)和葆朴(F.Bopp)。

      Ø 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施来赫尔(A.Schleicher)提出了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系谱系树形图。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新语法学派”,主张研究个人语言的特点。

      Ø 德国学者洪堡特(W.Humboldt)就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精神以及语言类型学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被成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

      Ø 局限: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较,忽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

      2、结构主义语言学(P73)

      Ø 1906——1911,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1916年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了他的讲稿《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Ø 语言理论的核心是:①语言是符号系统,这一系统由很多小系统组成;

      ②符号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任意的,一旦

      形成以后又具有约定性。

      ③符号系统内部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④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区分了“内部语言学”(语言本身的结构)和“外部语言学”(语言

      与社会、民族、文化、政治等的关系)

      ⑤提出区分“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演变的“动态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研

      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状态的“静态语言学”),主张对语言进行共时研究。

      Ø 20世纪前半叶,欧洲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30年代出现三学派:

      A强调语言符号功能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

      B强调语言符号间各种关系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

      C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影响最大),创始人为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和布隆菲尔德(L.Bloomfield)。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主张用共时研究的方法,通过可以观察到的语言材料科学地、客观地描写语言的内部结构,揭示系统内部的关系。布隆菲尔德还受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Ø 后期又出现了伦敦功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和莫斯科控制结构语言学派。

      贡献: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结构描写方法。

      局限:只集中于语言形式、结构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3、转换生成语法(P74)

      Ø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N.Chomsky)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诞生。

      Ø 乔在语言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目的上猛烈抨击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都不能回答“语言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不能解释语言是如何为人所掌握的,反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只以人们的实际话语为对象,以语言的描写和分析为目的。

      Ø 他提出区分“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和“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认为语言表现不能全面反应语言能力,只就有限的话语进行结构分析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无法解释人类语言的创造性特征。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使人掌握语言的规则体系,说出无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结构中的语言能力,提出“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的假说和“深层机构”、“表层结构”的理论。把语言学的触角伸向人类认知领域,探讨语言的心理过程。

      4、功能主义语言学(P75)

      Ø 60年代末、70年代功能主义语言学兴起,标志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

      Ø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韩礼德(M.A.K.Halliday)、法国的马丁内(A.Martinet)等,中心在欧洲。

      Ø 伦敦功能学派的弗斯(J.R.Firth)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Ø 韩礼德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系统语法”为框架论述语言功能。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6)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上文已经详细为大家介绍了,稍后小编会继续奉上余下的部分,请同学们关注。最后预祝各位度能够顺利共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加油!

     

      更多汉硕备考关注 文都教育

    文都2023考研福利群:1009102006【加群

    文都2023考研交流群:690522225【加群

    文都2024考研交流群群:1095571237【加群

    文都四六级资料分享群:671078088【加群

    热门课程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