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题

时间:2013-07-04 来源:文都教育 浏览: 分享:
       文都教育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试题,希望通过做题,大家能够巩固知识,熟悉题型,从而更好的准备考试,下面我们来看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题
     
     
      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一、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1.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 说和写 的能力。
      2.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 交际性练习 等等。
      3.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 泛读 等几种。
      4. 直接法是作为 语法-翻译法 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 功能法 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 习得 。
      7.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皮亚杰 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 临界期 假说。
      9. 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 预测 四个步骤。
      10.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 挫折期 、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二、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
      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母语教学/外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王还/邓懿/吕叔湘/周祖谟
      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基础汉语》/《汉语教科书》/《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汉语课本》
      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
      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
      听说法/直接法/认知法/功能法
      三、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8分)
      1. 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2.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3.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4.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持结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四、论述题(共37分)
      1. 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4分)
      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2. 你认为“这是书,那是报”这样的句子有无必要编进对外汉语教材,为什么?(8分)
      可能有两种看法: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要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就要尽量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学习的材料要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要有实用价值,要有信息差。“这是书,那是报”这样的句子在实际交际中极少使用,在学习中也不提供什么新的信息。因此,这样的句子没有必要编进对外汉语教材。
      2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基础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句型操练是培养语言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书,那是报”这样的句子,虽然在实际交际中很少使用,也不提供什么新的信息,但可以作为汉语的典型句子用来进行句型操练和替换练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句子结构。进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类推创造出有实际价值的句子。另外,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来看,这样的句子简短而又易于理解和掌握,也最接近课堂教学的情境。用这样的句子,便于组织教学。再从理论上看,任何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都可以表达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选用这样的句子。
      3. 简要说明6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流派的发展趋势和外语教学法研究内容的变化。(10分)
      16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流派的发展趋势是:各种教学法流派趋向综合。
      26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法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l 从重在教学方法、技巧的研究,转向重在研究总体设计、大纲制订和课程设计等。
      l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研究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l 研究的重点由“教”转向“学”。
      l 注意研究交际性教学的途径。
      4. 对于学生外语表达中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一种是主张“有错必纠”,一种主张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同意“有错必纠”。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8分)
      可能有两种看法:
      1同意“有错必纠”。认为:
      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一种外语就是养成一种新的习惯。习惯通过反复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得到强化和巩固。习惯一旦得到巩固,就很难改变。跟其他技能学习一样,外语学习要及时得到反馈,及时纠正错误,不能让错误得到强化,以避免形成错误的习惯。
      2不要“有错必纠”。认为:
      外语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有效但有缺陷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对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但不是什么错误都不纠正。在纠正错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首先要分清失误和偏误。失误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B对偏误也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是全局性错误还是局部性错误,一般性错误还是严重性错误。C要注意纠正偏误的方式方法,要注意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影响学习者的交际,不要制造紧张心理。
      5. 50年代后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谈谈你对这个教学原则的理解。(7分)
      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无论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则。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要重视汉语语法教学,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则。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汉语语法知识,而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因此要十分重视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一种外语也即掌握另一种文化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结构、功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缺一不可。因此,《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提出“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认为“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言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重视把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知识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是符合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
      五、教案设计(20分)
      综合课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为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情景:外国留学生艾中华在商店买衣服,和营业员对话)
      营业员:你看,这件衣服比较长。你试一试,合适不合适?
      艾中华: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衣服比刚才那件大,太肥了。
      营业员: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中号。但是这件衣服价格比那件贵一点。
      艾中华:长短、大小正合适。这件衣服比那件贵多少?
      营业员:比那件贵80元。
      艾中华:比那件贵多了。有没有比这件便宜一点的衣服?
      营业员:有。但是颜色没有这件好看。你看,就是那一件!
      艾中华: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
      营业员:比这件便宜20元。我拿给你看看,好吗?
      艾中华: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深。我不喜欢。我就买这件!
      要求: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和训练重点。
      1. 教学目的
      通过新课学习,让学生掌握用“比”和“有”、“没有”的比较句,并能在购物中运用。
      2. 教学环节
      1复习旧课
      2学习新课
      l 生词学习
      l 课文讲练
      l 重点词语和语法的讲练
      l 活用练习
      3布置作业和下一课生词预习
      3. 课文讲练重点
      1重点词语
      比、(有)、没有、比较、长短、肥、正好、颜色、深(浅)、价格、贵、便宜。
      2用“比”的比较句
      l 用“比”的比较句的基本形式(肯定式、否定式)
      肯定形式

    形容词性成分
    这件衣服
    那件

      否定形式

    不比
    形容词性成分
    这件衣服
    不比
    那件

      l 比出具体差别的用“比”的比较句
      肯定形式

    形容词
    具体差别
    这件衣服
    那件
    便宜
    20元

      提问形式

    形容词
    多少?
    这件衣服
    那件
    便宜
    多少?

      3用“有”或“没有”的比较句

    “有”或“没有”
    形容词性成分
    那件颜色
    “有”或“没有”
    这件

      4用副词“比较”句子(是用副词“比较”造句吧?)
      这种衣服比较长
      长短比较合适
      (说明:如果把讲练重点放在诸如“试一试,看看;长短,大小;正好,就买这件;拿给你看看”等语言点上,也可以考虑给一些分)
      语 言 学 (20分)
      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
      (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 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1. 字母 是文字的书写符号, 音标 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 音节 。
      3. 句子 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 聚合关系 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 灵活发音 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是 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 后天 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
      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也可以用相同、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这些都是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表现。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任何人都没有要求更改的权利和可能,而只能被动地接受。
     
     
      上面是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题,考生朋友们不妨做一做,联系一下,加强对考试的熟悉,检验自己的一个阶段的复习成果。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最终取得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的成功,加油!
     
     
     更多汉硕考试资讯关注 文都教育在线

    文都2023考研福利群:1009102006【加群

    文都2023考研交流群:690522225【加群

    文都2024考研交流群群:1095571237【加群

    文都四六级资料分享群:671078088【加群

    热门课程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