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2014政治大纲马原新增考点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时间:2013-09-13 来源:文都教育 浏览:从最新发布的 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来看,今年的政治大纲变动较大,马原、毛中特、史纲等部分都有新增考点。其中,马原部分有5个新增知识点。在此, 文都名师就针对其中第二个新增考点做出详细解读,帮助考生更好的结合新大纲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进行有效地复习。本文主要详解的是马原部分第一章新增的第三个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在这里,客体即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出发点。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一定的客观对象规定着一定的认识指向和内容。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他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此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因此,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提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且解释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实践是主体-客体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的功能关系,它表现为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把主体和客体真正联系起来的中介。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恩格斯提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为了深入理解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如何实现的,需要了解认识的结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表现为这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作方式上的相似性、一致性,两者的基本要素都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实践活动是以主体实际改变客体、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活动是以主体观念的改变、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认识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作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 2014考研政治大纲
- 责任编辑:玉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