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律硕士考研(民法学)知识:民事法律事实
时间:2020-04-02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2021考研已开始,法律硕士考研中的民法学,属于专业基础课。报考法硕法学和报考法硕非法学的同学,这部分内容都需要复习。今天文都网校考研小编为你分享2021法律硕士考研(民法学)考点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直播:文都网校【今日直播】课程清单
2021法律硕士考研(民法学)知识:民事法律事实
一、法律事实的概念
(一)含义
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二)依据该现象的发生是否和人的意志有关,可分为自然事实和行为
1.自然事实:又称为非行为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自然事实又可分为事件和状态。
(1)事件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发生。例如,人的出生、死亡,发生自然灾害等。
(2)状态是指某种客观现象持续,如人的下落不明、精神失常、对物继续占有、权利继续不行使等。完全与主体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
2.行为:
行为是指受主体意志支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行为又包括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1)法律行为:主体自己基于自己的意志实施,能够产生自己预期的后果,充分体现土体自治,如合同订立、婚姻缔结、遗嘱订立。
(2)事实行为:一旦行为产生,法律直接规定后果,如创作、侵权。
二、意思表示:
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
1.意思表示的生效——区分情形
(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2)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3)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2.意思表示之构成要素
(1)内心的效果意思。
发生一定的私法效果(合同、遗嘱、婚姻等)的意思。
判断标准——法律行为区别于好意施惠。
①做出表示时,是否有承担法律责任的意图。
②对当事人利益关系及公平原则的考虑。
③结合生活常识、习俗考量。
例1:在北京工作李某过年自驾回老家过年,邀在同城工作的老乡王某搭车同行,后失约。
例2:阿Q因有急事出门,隔壁邻居王阿姨主动代为照顾3岁的小Q。
例3:王一、王二、王三、王四、王五相约每周各出10元钱共同购买相同号码的彩票,钱都交给王五,由王五负责每周末购买。但某周末,由于王五疏忽,填错了号码,导致错过了百万大奖的机会。王一、王二、王三、王四请王五赔偿,可否?
例4:甲向乙说,如果今年能顺利晋升为正处级,就请乙喝酒。
例5:小龙女对杨过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2)外在的表示行为:
明示:口头、书面、肢体语言、视听资料、公证、审批、登记等。
默示:推定与沉默。【《民通意见》第66条】
3.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
(1)在单方法律行为:一个意思表示一个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生效就是法律行为的成立,如遗嘱的订立、所有权的抛弃。
(2)在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多个意思表示的合意。
4.意思表示的解释
(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侧重客观
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侧重主观
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以上文都网校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21考研专业课复习之法律硕士考研基础知识点,小编会持续为小伙伴们更新2021考研专业课知识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考研动态、资讯尽在文都网校考研频道!有问题找文都☞☞☞详情咨询入口 >>>
- 2021法律硕士考研
- 法律硕士考研
- 文都网校法律硕士考研
- 责任编辑:q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