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2021考研教育学复习:教育心理知识点第八章(2)

时间:2020-01-09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 分享:

      2021考研教育学是一门注重基础掌握与理解深度的专业,并且其需要记忆的部分也比较多。因此文都网校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教育学复习:教育心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八章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社会规范的遵从

      遵从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缺乏认识,甚至有不满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现象。遵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和情境性个体对规范所要求的行为缺足够的了解,只是迫于权威或情境的压力才遵从了规范。遵从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有下列两种表现。

      1、从众现象

      即个体主动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叫作“随大流”,即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群体的一致性、规模、内聚性与专长都影响从众行为。

      2、服从现象

      即个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迫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选择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如一些缺乏良好纪律习惯的学生,在他们感到严肃的教师或集体气氛中,会被迫遵守纪律。直接的外在压力(即奖励与惩罚)和间接的外在压力(情境压力)都会导致服从现象。

      (二)社会规范的认同

      认同是对自己所认可、仰慕的榜样的遵从、模仿,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三)社会规范的内化

      内化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或高度遵从态度,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

      社会规范的内化,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对规范价值的认识

      (1)对规范实践结果的认识,是获得规范的价值认识的感性基础,是遵从行为的一种反馈信息,因而这种认识只有在依据行为规范去实践的基础才能获得。

      (2)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掌握。规范的价值观是关于人与人之间正确相处的原理、原则,是评价人的社会行为的是非、善恶与美丑的伦理学标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坚持社会、集体的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必须从集体利益出发来评断个人的社会行为价值。

      (3)消除意义障碍,指妨碍学生对行为规范价值做出正确认识的错误思想影响。

      2、行为规范的情绪体验

      首先,借助替代作用和移情作用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其次,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对情境进行评价,丰富学生对行为规范后果及其意义作用的认识;最后,注意丰富主体对情境的感受。

      以上文都网校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20考研教育学冲刺复习重点:教育心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考研动态、资讯尽在文都网校考研频道!有问题找文都☞☞☞详情咨询入口 >>>

    文都2023考研福利群:1009102006【加群

    文都2023考研交流群:690522225【加群

    文都2024考研交流群群:1095571237【加群

    文都四六级资料分享群:671078088【加群

    热门课程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