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2019心理学考研:思维

时间:2018-08-17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 分享:

      2019考研已进入暑期备考强化阶段,同学们都在紧张的进行着备考,提醒各位考生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做好复习规划,文都网校考研频道小编整理了心理学考研的专业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2.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间接性、改组性

      3.思维的种类

      4.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外延: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就变小了。

      2.概念的种类

      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3.概念的形成

      (1)概念的形成有两种学说: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1).假设检验说(hypothesis test theory)

      人物:布鲁纳

      观点: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北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挑战:有人研究了某一刻被试对前一次尝试中的刺激、反应、反馈情况和所形成的假设的记忆情况。结果并不完全符合假设检验说。

      2).内隐学习说(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人物:里伯(Reber,1978)

      观点: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支持:里伯实验

      程序:设计一种“人工语法”,可以组成一个个字符串。被试分成“努力记住字符串”组和“找出字符串排列规则”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让被试判断一些新的字符串是否符合语法。→没有意识到有规则的被试成绩显著高于找出规则的被试。这说明,当刺激结构复杂时,才取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

      (2)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采用四种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

      (3)概念结构理论

      概念结构的理论主要有层次网络理论、特征表理论和原型理论。

      1)层次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人物:柯林斯(Collins et al,69)

      观点:概念是以结点(node)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

      评价:简洁地说明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它所概括的概念间的关系类型较少。

      有实验表明,这种概念结构不一定具有心理现实性。

      2)特征表理论(feature list theory)

      人物:波纳等(Bourne et al,79)

      观点: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两类。前者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后者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相当于非本质特征。该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

      评价:重视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的作用,其优点是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

      但目前还难以解释某些自然概念。

      3)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

      人物:茹什(Rosch,1975)

      观点: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实验表明,每一概念范畴,其成员的典型性程度是不同的。如:家具中椅子、沙发是典型成员,而橱柜的典型程度则较低。最能代表该概念范畴的成员称为原型。该模型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的成员来组成的。评价:较好地解释了自然概念的组成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有原型,此理论只适用于部分概念。

      4.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掌握可采取两种办法:(1)规则-例子-规则;(2)例子-规则-例子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新增)

      推理-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2.推理的种类

      (1)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结论的解释有:

      ①武德沃斯认为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是造成推理错误的原因,这就是气氛效应;

      ②查普曼认为人们错误的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

      ③约翰逊·莱尔德认为推理错误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在前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

      (2)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3)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其中休腾洛切尔认为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克拉克认为推理的前提是由来表征的。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机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得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教育心理学中分为四个阶段:(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①识别有效信息,②理解信息含义,③整体表征④问题归类。(2)寻求解答阶段:可能存在两种一般的途径:算法式和启发式。(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4)评价结果阶段。

      3.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

      (2)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2,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一种好的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

      (2)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各个领域的专家就具备这种能力。专家和新手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

      (3)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有:1、知识表征的方式; 2、定势; 3、功能固着; 4、动机; 5、情绪; 6、人际关系。

      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新增)

      (1)思维的流畅性 (2)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的独创性 (4)思维的精密性(托伦斯承袭了吉尔福特的观点新增的特性)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新增)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华莱士在1926年提出四阶段论:①准备,既搜集信息的阶段。②沉思,既处于酝酿状态。③灵感或启迪,即突然涌现出问题解决办法。④验证,即检验各种解决办法。(见教育心理学)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酝酿和社会因素。但他人的评估和观看能限制人的创造性。

      酝酿: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答案。定势和功能固着等心理因素在某一时刻阻碍着问题解决,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排除。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2.表象的特征

      表象的特征:直观性——表象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 概括性——表象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 可操作性——人们可以早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心理旋转)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3.表象的种类(新增)

      表象的种类:

      (1)、根据表象产生的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动觉表象如体育活动的动作,等等。(2)、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知觉表象,感知事物时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记忆表象是指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是人们从未感知过的,或者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3)、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或单一表象:是反映某一具体客体的形象。一般表象: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表象。

      4.表象理论(新增)

      (1)空间框架理论观点、证据

      Franklin和Tversky提出了空间框架模型。该模型强调,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某些空间方向(如上下)特别突出。突出原因有两个。其中,一个原因是,上下维度与地心引力相关,而地心引力对我们所知觉的世界,有着不对称的影响。而前后、左右两个维度都不具备这种性质。另一个原因是,上和下非常容易区分开。在突出性方面次之的维度是前后维度。判断相对较快,尽管不如判断上下维度那样快。最不突出的维度是左右维度,常难以区分。我们偶尔地会混淆左边和右边。

      (2)、认知地图是人们编码和简化空间环境安排方式的一种心理装置,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内部表征。认知地图能够表征空间环境中的距离、形状和方向。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

      想象的含义:对头脑中已有的表型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也不需要经过意志努力,不自觉进行的想象。如看到天上的云层,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它象奇峰异兽,象大海,象草原等。(2)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想象。包括: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和幻想。如作家的创作,画家的构思等。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消极的幻想是指离开现实,脱离实际,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想象,也叫空想。

      3.想象的功能(新增)

      (1)预见的作用。(2)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代替作用。(4)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大家持续更新考研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学们可以关注文都考研,这里有你需要的资料,这里更有考研心理学课程,点击【kaoyan.wenduedu.com】风里、雨里,文都陪伴着你!有问题找文都☞☞☞详情咨询入口>>>

    课程推荐:

    8月主推课程

    2019考研高端辅导成功卡

    2019考研高端辅导英才成功卡

    2019考研vip特训系列

    【协议】2019考研法硕(非法学)VIP特训班

    2019考研VIP特训班【政英数】

    2019考研专硕199管综VIP特训班

    2019考研VIP特训班【政治 英语一】

    2019考研VIP特训班【政治 英语二】

    2019考研专硕VIP特训班【西医临综】

       2019考研专硕会计硕士全科VIP特训班

     

    文都2023考研福利群:1009102006【加群

    文都2023考研交流群:690522225【加群

    文都2024考研交流群群:1095571237【加群

    文都四六级资料分享群:671078088【加群

    热门课程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