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西医综合考研经典例题回顾(2)
时间:2018-05-24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2019考研正在紧张的备考中,大家是否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考研中去了呢?今天文都网校考研频道小编为大家分享西医综合考研的相关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理学
1.(2008年第1题)从控制论的观点看,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的调控机制是
A. 非自动控制
B. 负反馈控制
C. 正反馈控制
D. 前馈控制
1.【答案】B
【考点】稳态的概念及稳态的维持
【解析】所谓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从控制论的观点来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三大类。当一个系统的活动处于某种平衡或稳定状态时,如某种外界因素使该系统的受控部分活动增强,则该系统原先的平衡或稳态遭受破坏。在存在负反馈控制机制的情况下,活动增加的受控部分,可通过反馈机制传递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经分析后,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活动减弱,使反应向平衡恢复方向发展;反之亦然。所以,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系统保持稳定。机体内环境之所以能维持稳态,就是因为有许多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存在和发挥作用。
2.(2014年第1题)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而完成的调节是
A. 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
B. 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
C. 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
D. 正常人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答案】B
【考点】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解析】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方式,其中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反射实现的;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刺激了皮肤的伤害性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脊髓(中枢),信号经中枢分析处理后再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即有关肌群),结果引起肌群收缩,使受刺激肢体撤离刺激源,从而完成反射。这一过程是典型的神经反射;而在选项A和C的生理过程中是以体液调节为主的;选项D中则包括了所有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3.(2012年第2题)微终板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A. 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一个递质分子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B. 肌接头后膜上单个受体离子通道开放
C. 单囊泡递质自发释放引起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D. 神经末梢单个动作电位引起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3.【答案】C
【考点】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突触前膜会发生约每秒1次的乙酰胆碱(ACh)量子式的自发释放,并引起终板膜电位的变化,称为微终板膜电位。每个终板电位的幅度约为0.4mV。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一定是量子式的释放,不可能单独释放一个递质分子,故答案A错误;释放的递质也不可能仅引起终板膜上的单个受体离子通道开放,所以答案B也不正确;答案D描述的是终板膜电位,而并非微终板膜电位。
4.(2012年第3题)与粗肌丝横桥头部结合,引起肌小节缩短的蛋白质是
A. 肌球蛋白
B. 肌动蛋白
C. 原肌球蛋白
D. 肌钙蛋白
4.【答案】B
【考点】横纹肌收缩的结构基础
【解析】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构成,球形的头部向外伸出,形成横桥。细肌丝由3种蛋白构成,即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静息期时肌钙蛋白与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紧密相连,将原肌球蛋白保持在遮盖肌动蛋白上结合位点的位置;肌钙蛋白上有钙离子结合的位点,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时将促进肌钙蛋白发生构象变化,这种构象变化将导致暴露出肌动蛋白的结合位点,引发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和肌肉收缩。故此与横桥直接结合的蛋白质为肌动蛋白,即应选B。
5.(2011年第2题)在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实现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是
A. 受体-G蛋白-AC途径
B. 受体-G蛋白-PLC途径
C. 离子通道受体途径
D. 酪氨酸激酶受体途径
5.【答案】C
【考点】细胞信号转导方式
【解析】细胞信号转导方式共包括:①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②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③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三大类型。其中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又包括受体-G蛋白-AC途径和受体-G蛋白-PLC途径两类;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则包括酪氨酸激酶受体和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两类。神经-肌接头终板膜上,是通过乙酰胆碱激活乙酰胆碱门控的Na⁺通道导致大量Na⁺内流,引起终板膜电位升高,诱发动作电位,因此属于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6.(2011年第3题)与Nernst公式计算所得相比,实际测得的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值
A. 恰等于K⁺平衡电位
B. 恰等于Na⁺平衡电位
C. 接近于Na⁺平衡电位
D. 接近于K⁺平衡电位
6.【答案】D
【考点】静息电位的形成
【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因为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具有通透性,因此K+平衡电位对静息电位的影响最大。但是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Na⁺,Cl⁻也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此外钠泵的活性也会对静息电位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静息电位接近于通过Nernst公式计算得出的K⁺平衡电位,据此D为正确答案。
病理学
7.(2010年第41题)下列钙化中,属于转移性钙化的是
A. 肝内血吸虫卵钙化
B. 肾小管钙化
C.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钙化
D. 主动脉粥瘤钙化
7.【答案】B
【考点】病理性钙化
【解析】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若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称为营养不良性钙化,此时体内钙磷代谢正常,见于结核病、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瓣膜病变及瘢痕组织等。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高血钙)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称为转移性钙化,主要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摄入过多、肾衰竭及某些肝肿瘤,常发生在血管及肾、肺和胃的间质组织。选项中只有肾小管钙化属于转移性钙化,其他均为营养不良性钙化。
8.(2010年第42题)下列小体中,与中间丝蛋白聚集有关的是
A. 石棉(Ferruginous)小体
B. 马洛里(Mallory)小体
C. 嗜酸性(Councilman)小体
D. 拉塞尔(Russell)小体
8.【答案】B
【考点】病理性小体
【解析】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病时,在变性的肝细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样物,称为马洛里(Mallory)小体,是中间丝蛋白或其他蛋白积聚所致。石棉(Ferruginous)小体是表面有铁蛋白沉积的石棉纤维。拉塞尔(Russell)小体是炎症时浆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的、圆形的玻璃样物质,是免疫球蛋白在细胞内堆积的结果。病毒性肝炎时有的肝细胞胞浆浓缩,嗜酸性增强,形成嗜酸性(Councilman)小体。
9.(2008年第41题)下列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中,属于凋亡的是
A. 脂肪空泡形成
B. 嗜酸性小体形成
C. Mallory小体形成
D. 病毒包涵体形成
9.【答案】B
【考点】凋亡
【解析】嗜酸性小体,又称为Councilman小体,是肝细胞凋亡的改变,多见于病毒性肝炎。形态学上表现为单个或几个肝细胞的死亡,形成深红色的圆形小体,细胞核消失。Mallory小体常见于酒精性肝病,在肝细胞的胞浆内形成透明样小体,是细胞前角蛋白聚集的结果。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形成属于脂肪变性,多种原因引起病毒包涵体形成,多见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在核内或胞浆内形成红染的小体。
10.(2013年第42题)镜下坏死组织结构的轮廓消失,呈现一片嗜酸性颗粒状物,其坏死类型是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干酪样坏死
D. 脂肪坏死
10.【答案】C
【考点】坏死的类型
【解析】凝固性坏死的镜下特点为细胞微细结构消失,而组织结构轮廓仍可保存,坏死区周围形成充血、出血和炎症反应带。在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如干酪,称为干酪样坏死,镜下坏死组织结构的轮廓消失,呈现一片嗜酸性颗粒状物。液化性坏死镜下特点为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脂肪坏死为液化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要酶解性脂肪坏死和外伤性脂肪坏死两种。前者常见于急性胰腺炎时,脂肪自身消化和胰腺周围的脂肪组织被分解,其中脂肪酸与组织中的钙结合成钙皂,表现为不透明的灰白色斑点或斑块,光镜下坏死的脂肪细胞仅留下模糊的阴影;外伤性脂肪坏死大多见于乳房,由于脂肪组织受外伤,脂肪细胞破裂,脂肪外逸,并常在乳房内形成肿块,镜下可见大量吞噬脂滴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和多核异物巨细胞。
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大家持续更新考研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学们可以关注文都考研,这里有你需要的资料,这里更有西医临综课程,点击【kaoyan.wenduedu.com】风里、雨里,文都陪伴着你!有问题找文都☞☞☞详情咨询入口>>>
课程推荐:
5月主推课程 |
|
2019考研高端辅导英才成功卡 | |
2019考研专硕199管综VIP特训班 | |
2019考研VIP特训班【政治 英语二】 | |
2019考研专硕会计硕士全科VIP特训班 |
- 2019考研 西医综合考研 经典例题回顾
- 责任编辑:q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