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知识点:中国新闻工作原则
时间:2017-08-30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文都网校考研频道小编整理了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知识点:中国新闻工作原则,供2018考研学子参考。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看上去简单,但实际复杂,因为:所有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这种选择有两个层
面的含义,一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每时每刻变化的世界中选取极其有限的事实用以公开传播;二是对选中的每一个事件还得再选择其中的部分事实公开传播。
1、新闻真实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互相联系中展开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报刊》:“对每日的时间给予真实的、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前后联系之中。”
2、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
也成为围观真实和宏观真实。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不过有难度,特别是难以准确评估。
3、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的四种代表观点:
第一种:本质真实指的是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即应当做到事实的准确和本质的真实。 第二种:本质真实指的是反映情况。要客观公正。我们表彰光明面时要注意 到阴暗面,揭露阴暗面时要体现光明面的力量,这样才能接近和达到本质真实的要求。
第三种:本质真实指的是正确的立场。“本质的真实”是无产阶级新闻报道的特色。 第四种:本质真实指的是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必须报道真实、必然性的要求 上述提法是不恰当的,不科学的。
客观规律可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提供真实情况是走向真实的第一步,但真实 毕竟不等于真理。
第二种第三种涉及到了新闻的指导思想,思想方法和立场。正确的政治立场、指导思 想和思想方法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分析事物。但我们不能以政治立场、思想方法的正确与 错误作为判断新闻报道真与假的标准。
第四种说法违法哲学常识。既然假象也是一种事实,只要我们不把它当作真相,为什 么报道出来就不真实呢?假象也是事物本质歪曲的反映。
“本质真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真实存在。
4、事实与真相
事实不等于真相。“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极端重要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最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 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李普曼:“准确对于报纸就如贞操对于妇女一样重要”。 我国新闻事业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新闻真实性的原因:
1、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2、只有跟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3、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4、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5、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三、新闻失实主要表现
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5、因果不符
新闻失实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两种:故意性失实和非故意性失实。
非故意性失实,是指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
故意性失实,是指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
四、为维持新闻真实性不懈地努力
新闻失实近年来呈现如下特点和趋势: (1)新闻失实趋向常态 (2)故意性失实的比例增大 (3)新闻失实入侵公共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闻失实现象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这和传媒业竞争逐年激烈有关。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危害最大的是炒新闻。即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 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
五、坚持唯物论,维护真实性
“合理想象”和“扩大宣传效果”是两种错误的新闻观点。
“合理想象”始于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然而,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
对新闻中的事实添油加醋,追求事实的“完美”,借以“扩大宣传效果”,不管是出于天真的想法还是为弄虚作假做遁词,都是不能容许的。任何弄虚作假只有两种结果:一是立即被揭穿,直接破坏党的宣传工作的声誉;一是人们暂时被迷惑,收到一时的效果,但是一旦真相大白,人们就会更加失望和愤慨,还会对今后的宣传产生防范心理。实践证明:靠弄虚作假来扩大宣传效果,其效果适得其反。要受到真正的宣传效果,唯一的办法是采取老老 实实的态度,坚持真理,坚持真实,才能赢得人心。
第二节 新闻指导性
一、新闻指导性的含义
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业来说,新闻的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
新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责任论倡导者对报刊的五项要求中就有: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二、新闻指导性的具体体现
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鼓舞、示范、论证、启发、解释、预测、警戒。
两种社会效果:一种是迅速地在受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立刻收到明显的效果;另一种是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
三、新闻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
其他传播工具,如图书、电影等都有指导性。具有指导作用的新闻,我们称之为指导性新闻。指导性寓于何处?流行的提法有三种:
1、关于寓指导性于知识、趣味之中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大多数是软新闻,只有通俗化的杂志、晚报都市报才较多的刊登。我国新闻们家大多数硬新闻中很少有知识性、趣味性的东西。
因此我们说,把指导性寓于知识、趣味之中,值得我们去尝试、去总结,但绝不是指导性的主要基础所在。
2、关于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中
这是近几年来最为时髦的、最为流行的提法。
可读性:一种认为可读性是受众容易读,在西方一些国家称为易读性,主要指语言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受众愿意读、乐意读,这既包括新闻语言问题,更主要是指新闻内容问题。
指导性必须寓于事实之中,而可读性讲的是新闻的表达方式,因此不能寓于可读性之中;从第二种含义来说,这个提法不但适用于新闻作品,也适用于文学作品,理论文章,一切书籍,这就失去了新闻的特点。而且“人们乐意读”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
因此把指导性寓于可读性之中的说法并不确切。 3、关于把指导性寓于服务性之中
从广义上说,服务性指的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宗旨,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按这个意义理解,向人民群众提供各种新闻是服务,指导人民群众也是服务,两者是同一类事物,当然谈不上把指导性寓于服务性之中。
从狭义来说,服务性指的是某一类新闻,即为方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提供的咨询服务和某一类信息。但是把指导性寓于服务性之中,充其量不过是指导人们生活,这只能是指导的一个方面。从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来看,指导人们生活是次要的,主要是指导人们思想、工作。
新闻业以向社会提供信息作为生存的依据,新闻业最主要的社会使命是传播信息。因此,指导性新闻的基础在于信息,指导性要寓于信息传播之中。完整的说,指导性新闻既要真实地、及时地传播大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体现一定的指导思想,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第二,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第三,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指导性新闻片面强调指导作用而忽略新闻的特点。
四、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指导性有不同操作要求
1、革命战争年代的新闻指导性
基本特点:报纸指导一切,重点是指导工作。
报纸发行范围在农村,基本上只反映战争和农业生产;实际上是办给干部看的;都是综合性报纸;交通传输困难,信息传播困难,要通过报纸传达指示,统一思想,指导工作
2、计划经济年代的新闻指导性
特点是多侧面的印证:印证党和政府各种举措、方针的合理性。指导性集中表现在:鼓舞、示范、论证
3、市场经济年代的新闻指导性 特点是:阐释信息的意义
重点要在“解释”上下功夫。解读的关键是“勾选”。关系决定需要,问题在于,许多 新闻关系到了受众的利益,但受众认识不到、感受不到,因此不感兴趣。这就需要解读。“勾连”就是找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五、纠正新闻指导性的不恰当做法
1、纠正图解政策的做法
就是根据意图找材料,编辑根据领导上的宣传意图制定报道计划,记者带着观点下去 找材料,按图索骥,然后把观点和材料结合起来写成新闻。
根据意图找材料,先有观点,后有事实,观点在实施之前,这等于要客观实际负荷自 己的思想,而不是要自己的思想去符合客观实际,这就违背了马列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2、改变公报式、命令式的做法
只是对指导性的片面理解:就是把报纸混同于党政机关向读者去发号令。 3、防止片面化、简单化
(1)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某一项政策、规定时,往往只有质的概念,而缺乏量、度的把握,说了不少过头话。
(2)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党的方针政策,而是孤立地、静止地宣传党的某一项具体政策、规定,造成宣传上的左右摇摆。
(3)脱离具体的条件,脱离历史的化境,简单的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4)在先进典型的宣传中,往往强调革命精神而忽视科学态度。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三层含义:
(1)在内容上,新闻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2)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3)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一、新闻业依赖群众的需要而存在
只能是新闻业去满足受众需要,而不是受众去适应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就是一受众需要作为自己产生、发展的前提。受众需要是影响、制约新闻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满足受众需要,既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又是新闻工作的具体工作原则。
二、满足群众需要是我们的天职
“天职”即意味着这是党报应尽的责任,而不是外加上去的。
新闻业要不断地满足受众的需要,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根本目的的。 我国新闻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任何政党报纸的最终目的是宣传本党的纲领、方针、政策,从而争取群众。对于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来说,影响引导群众和满足受众的需要,为群众服务,这两者都是一致的。
毛泽东:新闻工作就要把立足点移到群众中去,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进 行宣传;一切离开群众的实际需要进行的宣传,是教条主义的方法。
满足受众需要,既是我国新闻业的目的,又是完成党赋予新闻媒介宣传任务必不可少 的中介。
宗旨,我国的新闻事业既要满足群众的需要,又要引导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满足受众需要和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是两回事。煽情新闻实际上是满足某些新闻媒介的一己之私。
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我国新闻工作路线
具体含义:
1、各级党委要重视党报工作,紧紧地把党报抓在自己手里,加强对党报的领导。
2、党的各种新闻机构必须从思想上明确党的领导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从而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党的领导。
3、组织广大党员和非党群众为党的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 4、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依据群众的意见改进报纸工作。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具体表现:
①揭露、打击破坏安定团结、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毒害人民的做法; ②大胆揭露职务人员违法行为和不法分子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劣迹; ③及时发觉和批评各个领域中的错误倾向和错误思潮;
④及时反映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催人猛醒,发人深思,引起社会各方面着手研究、解 决。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新闻媒介的战斗性就是新闻媒介的揭露、批评报道,实行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
一、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第一,新闻的舆论监督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迫使违法乱纪者不得不收敛,或改过自新,促使问题得到很快解决。
第二,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防止、克服腐败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
第三,新闻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联系、密切党群关系。
第四,新闻的与舆论监督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 尺度。
二、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特点
出发点: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它和“四人帮”的“大批判”、西方的“揭丑报道”、旧中国的“黑幕新闻”性质都不同。
特点:权威性典型性紧迫性重视社会效果
三、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1、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 2、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
3、适时、适量、适宜,这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 4、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5、既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又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委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四、坚持战斗性,减少杀伤力
批评报道的三难:一是采访、核实情况难。二是审稿难。三是见报难(播出难) 批评不慎造成的伤害: 1、批评不实引起新闻伤害
2、批评失当引起新闻伤害(地域品牌株连等) 3、新闻炒作引起的新闻伤害
第五节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一、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
在坚持党性的同时,马恩同样提倡“党内自由发表意见”,“自由交换意见”,并说“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我们自己的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吗?”
明确地、正式提出党报党性原则的是列宁。并明确地把按照党的纲领、策略原则和党 章办报规定为党报的党性原则。也提出了“行动一致,批评自由”的著名原则。
二、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党性原则决定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成败与优劣,从而也影响到党的宣传工作的成败与优 劣。
(1)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
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是党的喉舌,坚持党性原则,是由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反过来,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
(2)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3)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4)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
(5)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推动、指导我国各项改革(包括新闻改革)沿着健康道路发展。
三、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 新闻党性原则制度的几个要点:
(1)对新闻媒体定性:所有新闻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基于这一点,所有新闻媒体都必须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都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令法规和政府施政纲领。
(2)党管媒体。
(3)为确保上述要求实施,国有资本拥有对所有新闻媒体绝对的控股权。 (4)采用行政手段来扶植主流媒体,尤其党委机关报。 在贯彻党性原则时要处理的问题:
(1)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 (2)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
(3)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 (4)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统一。
四、坚持党性原则和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是一致的
新闻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加强党的新闻工作的党性,而不是削弱党性。党性观念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新闻事业要名副其实地成为党的喉舌,就必须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原因是:
(1)新闻事业具有自身的规律和工作要求;
(2)在党的新闻事业中,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传播工具有不同的特点;
(3)各个新闻媒体为办出自己的特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就需要有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家;
(4)中央的方针政策是适应全国的,各地必须宣传、贯彻; (5)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绝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
上述种种原因都说明:既要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又要有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这两者统一起来,才能使党的新闻工作者圆满地完成党的宣传任务,从而使党的新闻事业成为党的喉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
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大家持续更新考研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学们可以关注文都考研,这里有你需要的资料,这里更有新闻与传播硕士全程班,点击【kaoyan.wenduedu.com】风里、雨里,文都陪伴着你!同学们抓紧时间吧,2018考研,文都一路相随!
资讯推荐:
课程推荐:
2018/2019考研 |
|
特训班系列 |
成功卡系列 |
文都直播 |
|
- 2018考研 新闻与
- 责任编辑: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