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马原考点预测:认识论
时间:2017-03-24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马原在考研政治一直都是重要的考点,也是众多的考生都要牢记的考点。文都网校考研频道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相关的马原考点预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马原考点预测,希望能对各位参加2018考研的同学复习备考有帮助!
预测3 认识论
考点一 认识的本质
1.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主体和客体关系实质: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和完善。
考点二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第二,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错误认识误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作用,使实践失败。
【方法论意义】
第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智慧,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考点三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原理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性。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①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①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②互相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③辩证统一,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5.认识过程的反复性。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6.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7.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最终实现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第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第二,要勤于实践,采取科学方法,勇于创新;在创新中不怕犯错误,不畏惧挫折,善于总结经验,推动认识发展。
考点四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第一,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第二,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第三,正确认识往往导致成功实践,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结果,导致失败。
【方法论意义】
要正视失败和错误,要善于分析失败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考点五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2.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和灵感。
3.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和激发作用。
2017考研复试分数线已经公布,想知道更多院校2017考研国家线、复试线及考研复试和调剂信息,尽在2017考研国家线及复试指导专题>>>
课程推荐:
2018考研 | |
特训班系列 |
成功卡系列 |
2017考研复试 | |
- 考研政治 2018
- 责任编辑:l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