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2018经济学考研:美国1982年的货币政策及案例分析

时间:2017-02-04 来源:文都网校 浏览: 分享: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考研会涉及到的一部分,文都网校考研频道整理了宏观经济学的一些经典案例,希望对2018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美国1982年衰退中的货币政策

      由于低失业率和第二次石油价格的冲击,1979年美国的 年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3%,对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美国联邦储备当局决定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这次通货膨胀。与以往不同的是,美联储倾向于关注 准备金和货币供给的增长,而不是利率,以便能够迅速降低通货膨胀。

      通过这次政策,美国的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减少,利率上升到自南北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及其他利率敏感性支出显著减少。这次政策确实对抑制通货膨胀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到1982年为止,通货膨胀率已降低到4%。

      但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过于严厉,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失业率超过了10%。

      问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

      2、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要点:

      1、货币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进行管理,从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制度来实现的。

      2、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率、变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来实现。

      (1)调整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

      (2)变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变更再贴现率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并最终控制货币供给量。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的债券等有价证券。

      除了上述三大手段之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例如,道义劝说、严格或放宽信贷条件、贴现配额等。

      3、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

      (1)流动偏好陷阱。当经济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状态时,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的作用是有限的。

      (2)时滞的影响。与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受到政策时滞的影响。

      (3)货币政策手段本身的局限性。变更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间接控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的效果受到商业银行行为的制约。

    课程推荐:

    2018考研

    特训班系列

    成功卡系列

    2018考研政治英语特训

    2018考研西医临综全科特训

    2018考研会计专硕全科特训

    2018考研高端辅导英才成功卡

    2018考研高端辅导腾飞成功卡

    2018考研高端辅导非凡成功卡

    2018考研高端辅导筑梦成功卡

    2017考研复试

    2017考研复试集训特训营

    2017考研高端复试考前冲刺营

    2017考研复试MPAcc定向密训营

    2017考研复试心理学定向密训营

    2017考研复试英语集训营配套课程

    2017考研复试综合面试集训营配套课程

     

    文都2023考研福利群:1009102006【加群

    文都2023考研交流群:690522225【加群

    文都2024考研交流群群:1095571237【加群

    文都四六级资料分享群:671078088【加群

    热门课程
    热文排行